建材家具明码标价难二
跨行支招:家居卖场态度要“强硬”
为什么家电行业能够实现明码实价,家居行业却迟迟没有动静?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家电卖场负责人告诉记者,他们明码实价是以合理的利润为基础,再参考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,定期对商品的标价签进行调整,同一品牌和型号的价格不得高于同城。“由于我们明码实价推行得很成功,不少同行都来打听如何运作。一些同行将症结归于消费者,认为是消费者喜欢乱还价,所以导致无法推行。其实归根到底还是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问题,我们在推行明码实价之前,做了大量细致的调研和准备工作,光规章制度就整理了厚厚一本,现在管理上的难度也增加了许多。”
“家居行业的情况与家电行业差不多,都是以租赁卖场为主。家居行业要想实行统一的明码实价,不仅需要商家的配合,关键还在于卖场本身。家居卖场要向家电卖场学习,制定自己的‘游戏规则’,强制性让商家统一收银,实行明码实价。但是这个过程异常艰辛,如果做不好,会适得其反。”一位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,家居行业的商家多依托于卖场生存,但卖场对商家却实行“放羊式管理”,对商家定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他认为,宜家、百安居、家居乐等卖场明码实价的经验值得其它卖场借鉴,卖场应该拿出自己的强硬态度,“在开店之初就制定好自己的规章制度”,不能明码实价的商家就出局,这样才能保证明码实价真正推行下去。
建材家具明码实价为何这么难?
每个装修的业主都有这样那样的砍价经历,稍不慎就会惹一肚子气。近日,业主卞小姐就遇到了有关价格的烦心事:三番五次才谈妥的家具价格,商家却在签订单之前“坐地起价”。而在记者了解情况时,商家也不住向记者倒苦水:业主砍价太狠,这价格真卖不了。业内人士指出,买建材家具讨价还价已成了家居行业多年来形成的惯例,想要推行明码实价,消费者得改改讨价还价的习惯!
谈好的价格说变就变
7月初,读者卞小姐在桥北的一家卖场看中了品牌名为托斯卡的家具,为了能以最便宜的价格买到心仪的家具,卞小姐一趟一趟地往托斯卡跑,希望能把价格砍下来。“为了买这套家具,我前后去了四次,前两次都和销售员磨了三四个小时。”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两轮的谈价,商家最终的报价让卞小姐很满意,“一套沙发、一个老板桌、一个餐桌、两个横条书柜、两个开放式书架、两个电视柜、一张1.5米的床、一个床头柜还有一个鞋柜,报价为16600元,还答应送一个小书架和配套的椅子。”
8月2日是双方定好签单的日子,卞小姐第三次来到托斯卡,可商家却变卦了。“第二次我们已经谈好了16600元的价格,可是这次商家却提出在总价的基础上再加300元才可成交,让我付16900元。”卞小姐表示,增加的300元中包括更改床板的材料费用100元,可另外200元就很莫名其妙,商家并没给出明确的理由。